科幻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1-04-23 15:08 科普所
内容摘要
国家推出“科幻十条”以来亟需加强科幻人才的培养,但目前国内科幻教育还在起步阶段,虽稍有起色,但仍不足以支撑未来科幻产业的发展。科幻教育亟需从顶层设计、队伍建设、产业深化等方面加大投入,以培养更多优秀科幻人才,适应未来科幻发展的需要。
一、科幻教育现状
我国科幻教育起步于高校,1979年上海外国语学院菲利普•史密斯副教授以英文授课开设了第一门科幻文学课,而以中文为教学语言的中国科幻课程起源于吴岩老师1991年2月起在北京师范大学开设本科“科幻小说评论与研究”课程。中小学进行科幻教育的起源也受到了北师大吴岩老师的影响,近年来以北京景山学校周群老师为首的一群中小学老师开始了中小学科幻教育。
1、高校科幻教育
国内高校科幻教育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由高校科幻研究中心为龙头,科幻课程为基础,科幻会议为平台,众多科幻研究学者参与的良好局面。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共有以南方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18所高校、21位老师开设的23门科幻类课程,内容涵盖科幻文学、科幻影视、科学哲学等,授课对象面向本科、硕士等。此外,国内对科幻教育也逐步深化,开始有研究科幻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比如,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吴岩招收当代文学科幻方向的硕士生,成为了当时全国惟一招收“科幻”研究生的硕士点。2014年,吴岩又开始招收科幻方向博士研究生,先后招收了四位科幻博士。目前国内研究科幻的博硕士主要还是集聚在外国语文学和中国文学等学科方向,但持续地深入研究的地方并不多。目前仅有吴岩老师2017年在南方科技大学设立首个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开设科幻电影欣赏与批评、科幻理论研究、中西科幻比较研究、科幻名著选读、科幻与科学教育等科幻研究课程,继续发挥科幻教育和研究领头羊的作用。
此外,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2019年成立科幻中心,四川大学文新学院于2019年设立科幻研究中心,中国科普研究所2020年也设立了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对科幻开始专题研究和开发。
2、中小学科幻教育
中小学科幻教育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应活动而言,覆盖面更广泛,应用性也更强。
近年来,中小学科幻教育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大力推动下也出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自2017年开始连续三年举办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大会,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自2014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七届并入选教育部认可的三十五项青少年竞赛之一。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选入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教育部的推荐阅读书目也将《海底两万里》和《三体》列入其中。
中小学的科幻课程内容不仅涉及科幻文学和科幻影视,还凭借科幻讲解地理、物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科学知识。中小学教育方法多种多样,不仅有整本书阅读的博雅阅读,还有基于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和PBL(项目化学习)的科幻课程。同时在教材开发方面,吴岩教授业领衔编写了一套面向中小学的科学想象力教材《科学幻想:青少年想象力与科学创新培养教程》,围绕开发学生想象力和好奇心开展科幻教育。
3、社会科幻培训
社会科幻培训模式起步较晚,但影响在逐渐扩大。
除培养科幻人才的正规科幻教育之外,国内也有机构开始了科幻创作人才培训项目。如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科普科幻青年之星”项目,在国内遴选优秀的科普科幻创作者参与模块化、多层次的免费培训,由相关专家给予一对一的指导,以全面提升他们的创作能力。此外,《科幻世界》杂志也进行过三期“科幻写作精品班”,八光分文化公司也同高校科幻平台合作开设“星火学院”进行科幻创作人才培养。还有未来事物管理局曾试图模仿国外“号角写作营”的模式进行收费的科幻创作培训。
不过这些活动的起步都比较晚,如“科普科幻青年之星”发起于2017年,其他活动也均在2017年以后。但是这些活动吸引了众多关注,如“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就面向全国遴选,参与人员众多,每年培训学员均在千人以上,项目关注度在千万人以上。
二、科幻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科幻教育虽然蓬勃兴起,但也面临诸多问题,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幻教育缺少顶层设计
目前科幻教育大都是自发开展较多,不论是高校科幻教育还是中小学科幻教育,都是一些热心的科幻和教育从业人员在进行科幻教育的具体工作。虽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已经参与到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的推广工作中,但总体感觉科幻教育仍然缺乏顶层设计。具体表现为:
一是缺乏相应组织机构指导工作。虽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设有科幻专委会、科普教育专委会、科学文艺专委会等,但是缺少一个专门组织去指导科幻教育方面的工作。科幻专委会负责国内科幻的统筹发展,但并没有考虑到科幻教育的发展问题;科普教育专委会负责国内科普教育的统筹发展,但涉及到科幻教育方面则似超出了应有的工作范畴;科学文艺专委会虽有科幻从业人员参与其中,但仅限于科学文艺的工作没有涉及到科幻教育工作。
二是缺少未来规划。2020年国家推出了“科幻十条”政策鼓励科幻电影的发展,但科幻教育方面尚未制定应对“科幻十条”的未来规划,如科幻教育如何培养适合未来科幻电影需要的人才、科幻教育与科幻影视的关系研究等。
三是缺少跨领域的交流。科幻教育事关教育、科技、青少年发展等多个领域发展,但目前科幻教育非常缺少与教育界、科技界、青少年工作领域等方面的深入交流,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科幻教育的发展。
2、科幻教育缺少队伍建设
目前从事科幻教育的人员一部分是科幻作家、高校科幻研究学者,另一部分是中小学老师,这两类人在开展科幻教育方面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如科幻作家缺少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经验,中小学老师缺少科幻方面的系统知识。而高校科幻研究学者则更多立足科幻学术研究较少涉及科幻教育。所以有必要建设一支专业的科幻教育队伍,为科幻教育工作提供专业的高素质人才。
3、科幻教育产业亟需深化
为配合“科幻十条”以及未来的科幻发展,亟需深入开发科幻产业,培养大批适合未来科幻产业需要的优秀人才,而这方面工作也尤其需要深化科幻教育产业发展,吸引社会资源在科幻教育方面,以补充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
三、科幻教育未来发展建议
1、加强科幻教育顶层设计
一是建议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成立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专业委员会,全面统筹负责国内科幻教育工作,并研究制定科幻教育未来的发展规划,以配套未来科幻发展创作人才急缺的情况。二是应由中国科协联合教育部、科技部、团中央在全国科幻大会的基础上召开全国青少年科普科幻大会,全面分析研讨科普科幻教育发展,交流分享科普科幻教育相关经验。三是由中国科协等机构提供研究经费,并通过招标的形式,支持开发各类各级科幻教材、建设科幻教育案例库,同时争取在中小学教材中引入科幻,在教育部推广阅读书目中加大科普科幻内容比例。
2、加强科幻教育队伍建设
与教育部门加强合作,开展各类形式的科幻教育师资队伍培训,分层分类培养高校、中小学科幻教育师资。选择部分发达省份试点开展科幻教育师资队伍分级考核制度,开展初、中、高级科幻教育师资认证考核。组织开展科幻教育教案大赛、科普科幻教师技能竞赛,提升科幻教育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建设一支具备教育理论实践经验又兼具科幻系统知识的高素质科幻教育队伍。
3、加强科幻教育产业开发
吸引社会资本加入科幻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开发科幻教育社会培训课程,培育优秀科幻创作、科幻影视、科幻教育人才,补充学校教育资源不足。选择部分发达地区试点建设科幻教育产业园,吸引科幻产业全上下游企业加盟,建设科幻教育实习实践基地。支持各地开展科幻产业论坛,分享科幻产业发展经验,加大科幻教育与产业的深化合作。
撰写人:付昌义、王大鹏、姚利芬、陈玲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普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