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
首页
所况介绍
新闻资讯
人才队伍
科研进展
学术资源
科普创作
党建强所
中国科普研究 » 科普创作 » 创作理论
众所周知,出书难、出科普书更难、出没有基金赞助的科普书更是难上加难!然而,只是一位退休教师的我,居然在去年(2013) 由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了我的一本科普随笔 《画...
发布时间: 2017-05-07
在刘慈欣早期科幻创作中,《朝闻道》不算是他最有名气的作品,却是一部很能震颤读者心灵的佳作。与同时期的作品一样,《朝闻道》不吝以巨大的篇幅描写技术的壮美绮丽,用密集式的...
发布时间: 2017-04-18
如果有人问我对植物的命名了解多少,我的答案应该和大多数普通人一样,仅仅知道一个叫卡尔林奈的瑞典植物学家于1753 年所提出的拉丁文双名命名体系。这也是学校的科学教育给我们带...
发布时间: 2017-04-12
1934 年出现的科学小品,它以短小的篇幅、通俗的文字、智慧的启迪等特点获得人们广泛而长期的青睐。在科学小品出现之初,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简单易读的科学小品符合民众的阅...
发布时间: 2017-04-03
我们生活在科学无所不在的时代,科学已经对人类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将更加广泛、深刻。科学已经成为现代文化重要的核心内容,成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生...
发布时间: 2017-03-24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科学普及正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科学普及立足于自然科学与人类文化、人类社会的交叉点上,在当代文化中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浓厚的社会...
如果有人问我对植物的命名了解多少,我的答案应该和大多数普通人一样,仅仅知道一个叫卡尔林奈的瑞典植物学家于1753年所提出的拉丁文双名命名体系。这也是学校的科学教育给我们带...
1921 年,应美国哥伦比亚地区公共图书馆一位馆员的要求,华盛顿科学院拟出一份推荐给公众的科学书籍阅读清单,在确保权威性和前沿性的同时,以能够引发普通读者的阅读兴趣为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