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征文和项目评审
  • 中国科学探索中心
  • 中国科普研究所科学媒介中心
  • 科普史料馆

中国科普研究 » 新闻资讯 » 学术资讯


科普中国智库·观点丨孙小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

文章来源:科普所 作者: 科研管理处 发布时间:2023-08-10 14:20

孙小淳,理学博士、哲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万人计划”哲学与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著有《汉代中国星空》(英)等书。曾任国际科学技术史学会执委、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执委。现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教育、遗产和科普分部执委、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等职。

7月27日,科普中国智库专题活动——科普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会议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主办,环球时报研究院提供支持,主题为“优秀传统文化赋能科普,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孙小淳教授作题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的主旨报告。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孙小淳教授作主旨报告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没有科学精神?

孙小淳教授首先提出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究竟有没有科学精神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孙教授指出,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存在许多常见误解,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科学,所以无从谈科学精神。其实,从科学的定义来看,无论是求真的精神、知识的内涵、获取知识的方法,还是推理说服的方式、验证的方法等所有方面,中国古代都不缺乏科学。放在更大的文明尺度中,中华文明是新石器文明以来的文明高台,具有相当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明成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精神。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必须厘清中华传统文化中究竟有什么样的科学精神,中华传统文化可以给科学观带来何种变化等迫切问题,并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文明连接起来。

中国古代科学思维的多样性

孙小淳教授认为,探讨中国古代科学思维要跳出对科学本身的狭隘理解,不能拘泥于大的概念,不要简单用现代科学眼光去衡量古代科学精神,更不能囿于西方的主流叙事,中国古代讲的是思维多样性,而不是死逻辑,所以充满创造的活力。

具体而言,中国古代科学思维可分为观察、直觉和比较、分类、归纳、类比以及推类、概念、辩证、整体、分析、综合等多种形式。如《管子·地员》把土壤分成18个类型,将丘陵分为15个类型。长沙马王堆彗星图中绘制了29幅各种形态的彗星图,都体现出观察和分类的思维,是科学很重要的步骤。《夏小正》中“正月:启蛰;雁北乡,雉震响;鱼陟负冰;农纬厥耒;囿有见韭;时有俊风”等描述也体现出中国人注重观象的思维方式,通过对物候、气候、动物行为和星象的观察来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

谈及逻辑推理,孙教授指出“不能认为中国人不讲究逻辑、没有逻辑思维,这个说法极具误导性”。中国古代科学同样存在十分严密的逻辑思维,如刘徽的《九章算术》注中有“若两设有分者,齐其子,同其母。此问两设俱见零分,故齐其子,同其母。”其逻辑与古希腊的三段论逻辑一致。同样的,中国古代存在“象”的概念,以“象”思维来解释事物之间的关联,可等同于现在的科学研究方法论,体现在《周易·系辞传》中“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即先观察现象,通过符号描写抽象出事物之间的关系,后得到神明之德,以道理阐明事物之间的状况和关联。

此外,孙教授还探讨了中国古代关于观测和测量的思考、宇宙本原和天文学等方面的例证。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有科学基因和求真精神的,我们要用平等的身份和文化的自信来拥抱现代文明。中国古代科学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同时注重将科学知识运用到人类生活中去,在满足人类需求层面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就,与如今中国的科学实践一脉相承。

塑造科学的中国心

孙小淳教授强调,科学的传统缺少的正是文化的根,如果不能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科学文化的建设将是跛足的。当代建立真正的科学文明,应该也必须去传统文化中寻求支撑,以传统文化来建立文化自信,增进科学文化的多样性。现代科学的制度已经在中国建立,我们已经有理性的和科学的话语系统。但真正需要的是,把科学精神与中华民族的魂魄结合起来,塑造科学的中国心,才能具有创新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